2019年全国模范教师——向文胜
在东北农业大学,有这样一位师者,他坚守“科技报国”的信念,秉承“板凳甘坐十年冷”的恒心和毅力,始终全身心投入到农业科研事业之中。从教27年来,他坚持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、引入课堂教学,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。他,就是2019年全国模范教师获得者,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向文胜教授。
9月25日,在东北农业大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教师节先优表彰大会上,他作为受表彰代表发言。他说:“黑龙江是我事业的起点,给予了我施展抱负的机遇和成就梦想的舞台。我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、舍我其谁的责任感,主动担当作为,积极融入农业强省、科教强省的时代洪流之中,扎根龙江沃土,矢志奋斗,让更多的科技成果在龙江大地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,为实现龙江全面振兴、全方位振兴、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”。
向文胜,1968年6月出生,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一直从事微生物天然产物农药的发现、生物合成调控及产业化研究,实现3个筛选新微生物的发酵和半合成6个产品产业化,获6个中国新药证书,发表SCI论文240余篇。“农用抗生素高效发现新技术及系列新产品产业化”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,获省发明一等奖3项。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、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国家“万人计划”、国家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、科技部“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”、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。
醉心于心爱事业的人是不知疲倦的,纵然途中有再多的困难,也无法阻挡求索的脚步。向文胜教授就是这样一路前行、一路收获硕果盈枝。长期以来,我国粮食安全问题、食品安全问题、环境生态问题,都迫切需要高效、低毒、环境友好的农用抗生素。为了打破重要农用抗生素国外技术壁垒,20多年来,他和他带领的团队几乎每天早上都从五点开始工作,在农用抗生素发现新理论、新技术方面取得突破,成功解决了多个农用抗生素创制核心技术菌种问题,使我国成为继美国、欧盟之后,自主掌握、并成功实现了多种高效、安全农用抗生素技术的国家。研究成果“农用抗生素高效发现新技术及系列新产品产业化”,2015年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。“重要功能农业微生物资源研究及产业化应用”等3项成果,分别于2011年、2014年、2018年获黑龙江省科技发明一等奖。相关产品每年出口欧美上亿元。
多年来,向文胜不间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,发表SCI论文240余篇。在开展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,向文胜高度重视研究成果的技术应用及其产业化,成功解决多个农用抗生素创制及产业化最核心技术菌种问题。2015年,他凭借研发成果“农用抗生素高效发现新技术及系列新产品产业化”,以第一完成人身份,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。他的“重要功能农业微生物资源研究及产业化应用”、“高效筛选农用抗生素体系构建及产多拉菌素新菌株发现与产业化”,“农用抗生素米尔贝霉素、米尔贝肟原料药研制及产业化”等成果分别于2018年、2014年、2011年获黑龙江省科技发明一等奖3项。
在注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同时,向文胜教授也十分重视本科教学工作。他始终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为主要目的,在做好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,坚持把学科前沿发展动态融入教学内容,坚持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引入课堂教学,有效增强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,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。他尤其注重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培养,为解决本科生教学实习基地不足的问题,他积极奔走,利用自身的合作关系,先后在浙江海正药业、中国农科院植保所、中国农科院蔬菜所、郑州好年景生物有限公司、广西田园生物有限公司建立了5个学生教学实习基地,为提升本科生的实践能力搭建了良好平台。同时,向文胜教授十分关爱学生的生活,2015评为黑龙江省“十佳最美”教师。
认识向文胜教授的人,往往都会被他他谦逊的人格,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打动,敬佩不已。在向科研进军的同时,他始终不忘自己为师的使命。留校任教二十多年来,向文胜教授一直全身心地投入到高层次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之中。他充分利用自身的合作关系,积极将其所指导的研究生推荐到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、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等国际知名院所交流访学,为优秀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搭建了不可多得的宽广平台。截至目前,他共培养博士后、博士研究生、硕士研究生100多名,许多学生已成为有关科研、教学单位的中坚力量和学术骨干并在Nature、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刊物上发表论文。向文胜教授前瞻的教育思想、宽广的国际视野、忘我的工作风格,对科学和真理的不懈追求,无时无刻不在影响、感染着同仁,更激励、引领着团队年轻人和学生一路前行,一路探索,一路收获。
回顾自己的教学科研人生,他初心不忘,展望未来的发展,他激情满怀。他说,党的十九大以来,党和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、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乡村振兴战略。新一届省委、加快推动新时代黑龙江全面振兴、全方位振兴,为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时代舞台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,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、使命光荣。特别是,总书记去年9月在考察黑龙江时,做出了“中国粮食,中国饭碗”“农业要插上科技翅膀”等重要指示,为龙江立足新方位、找准新坐标、展现新作为、指明了前进方向,提供了行动指南。作为一名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教师,我不仅受到了巨大的激励和鼓舞,也被赋予了沉甸甸的历史责任。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,新时代呼唤新作为。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,只有把爱国之情、报国之志、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、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,才能超越自我、升华自我,写下俯仰无愧的人生篇章,成就利国利民的不平凡事业。向文胜教授的故事还在延续,更多东农人的感人故事还在续写。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,他们将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在教学、科研、社会服务等事业中继续勇担重任,砥砺前行,创造佳绩!